教育教学

阳光教研 | 做一个课题研究 寻一条发展之道 ——我校召开区级课题开题论证会

发布日期:2022-01-12 10:07:05   来源:淀山湖小学   

1月6日下午,我校生态劳动课题组举行区级立项课题《新时代农村小学开展生态劳动教育的行动研究》开题论证会,金山区教育学院科研员陈中山老师、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科研员张卫平老师、金山区德育工作专家胡丹英老师等作为课题专家进行指导,课题组全体人员参与会议,徐海霞老师主持会议。

课题负责人邹伟校长从选题的意义、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研究的步骤、创新之处与关键问题、预期成果以及课题组的分工等做了陈述。

作为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上海市劳动教育特色校,全国生态文明特色校,我校毗邻全国美丽乡村、生态乡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劳动教育资源。如何挖掘整合这些生态和劳动教育资源,并使之系统化、序列化、校本化使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课题的研究就是希望能对农村学校的劳动教育进行顶层设计,因校制宜,因地制宜,探索生态劳动教育的课程化、活动化,形成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格局,真正通过劳动教育磨练学生的意志,锻炼学生的能力,塑造学生的品格,同时,使之成为学校办学的一个亮点。

随后,课题组成员就目前生态劳动教育实践做了简要的介绍,并向专家提出了困惑和疑问。

张卫平老师在肯定课题组的工作同时,针对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进行悉心指导,并从德育、少先队工作关于目标序列的制定、如何更好进行校本课程和活动的设计和实践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针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进一步提升课题组成员对本课题研究的认识。

陈中山老师先指出,本课题的研究符合新时代教育理念要求,是“五育融合”的有效实践,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随后,他从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劳动教育与互联网的关系等方面做了细致的指导,同时,对学校的特色化发展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胡丹英校长希望课题组要立足地域特点,与学校的育人目标相结合,以生态劳动为主,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顶层设计,明确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下一步“干什么”“怎么干”,建立农村小学开展生态劳动教育的模式与体系,形成农村学校特色发展的创新之路。

最后,邹校长做了发言,他说,做一个课题研究 寻一条发展之道,希望课题组成员要认真听取专家的指导意见,认真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既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又为建设“小而特”的农村家门口好学校奠定贡献力量。

分享到: